-
你或許聽過一種說法: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都來自LUCA。 LUCA的全稱是“最后一個普遍的共同祖先”,這是一種早期生命形式。目前普遍認為,LUCA生活在至少35億年前,甚至更久遠的過去。LUCA并不是最早的生命,然而讓它變得與眾不同的是,它被認為是現(xiàn)存所有生物的最后一個共同祖先,換言之,只有LUCA的直系親屬最終存活了下來,并繁衍出了如今的地球生物圈。 對于LUCA甚至更早的生命來說,目前所有關于生命起源的理論都認為,需要一種能量來源來促進它們原始的化學反應發(fā)生,推動生物新陳代謝的出現(xiàn)。但我們仍然不清楚,這種能量來源究竟是什么?生命最初的化學反應又是如何開始的? 近日,在一項發(fā)表在《微生物學前沿》的新研究中,一組科學家重建出了LUCA的新陳代謝并發(fā)現(xiàn),原始生命用來拼湊細胞分子零件的幾乎所有化學步驟都是放能反應。他們認為,我們一直在尋找的那種合成生命的基本零件所需的能量,恰恰就來自代謝本身。整個過程還有一種基本的起始化合物必不可少,那就是氫氣(H2)。 ...
-
表示水中有機物含量的綜合指標有兩類,一類是以與水中有機物量相當?shù)男柩趿?O2)表示的指標,如生化需氧量BOD、化學需氧量COD和總需氧量TOD等;另一類是以碳(c)表示的指標,如總有機碳TOC。對于同一種污水來講,這幾種指標的數(shù)值一般是不同的,按數(shù)值大小的排列順序為TOD>COD>BOD5>TOC。 1.總需氧量TOD 總需氧量TOD是指水中的還原性物質在高溫下燃燒后變成穩(wěn)定的氧化物時所需要的氧量,結果以mg/L計。TOD值可以反映出水中幾乎全部有機物(包括碳C、氫H、氧O、氮N、磷P、硫S等成分)經燃燒后變成CO2、H2O、NOx、SO2等時所需要消耗的氧量。 2.總有機碳TOC 總有機碳TOC是間接表示水中有機物含量的一種綜合指標,其顯示的數(shù)據是污水中有機物的總含碳量,單位以碳(c)的mg/L來表示。一般城市污水的TOC可達200mg/L,工業(yè)污水的TOC范圍較寬,最高的可達幾萬mg/L,污水經過二級生物處理后的TOC -般...
-
溝通中一位業(yè)主無比焦慮,怎么他企業(yè)的污水站無法正常運行,近期環(huán)保督查來了幾次,已是讓他憂心忡忡。 在交談中大致了解了一下對方的情況,方才發(fā)現(xiàn)一個即嚴重而又十分淺顯的問題,這家企業(yè)的污水處理生化池系統(tǒng)內,居然沒有一丁點的活性污泥,長期處于“清水”狀態(tài)運行;了解真相后業(yè)主也是無奈無語。 在知曉狀況后,問題卻又接踵而至,業(yè)主又重視污泥過度;三天兩頭又在電話里求證:怎么有浮渣了、跑泥了,顏色不一致了,泡沫了等等等。 現(xiàn)實里,此現(xiàn)象不僅是一個個體的問題,而是代表著一線存有此類疑問的中小企業(yè)群體的問題。 污水治理中污泥異常的幾類現(xiàn)象 1·活性污泥絮體呈微細化,顏色異常,沉降性能變差,上清液渾濁且有許多細小羽毛狀污泥殘片; 2·鏡檢可發(fā)現(xiàn)原生動物,但數(shù)量銳減,鏡檢過程發(fā)現(xiàn)有原生動物但多已死亡或失去活性;顯微鏡下污泥絮體體積比平時小而零散; 3·沉淀池內污泥呈云浪狀上浮,出水跑泥嚴重; 4·最終出水水質渾濁, COD檢測指標遠高出正常波動范圍; 污泥異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
-
01 反硝化的碳源投加 以去除硝酸鹽為目標的反硝化過程必須要有易生物降解的碳源存在。其來源包括進水中溶解性BOD、內源反硝化過程中細胞的腐爛物和各類上清液回流等。 當進水溶解性有機物不足而脫氮要求很高時,則需要通過補充化學物質以提供反硝化過程所需要的碳源。 反硝化所用的人工碳源有甲醇、乙醇、變性乙醇、醋酸及醋酸鈉等純化學藥劑,或者是工業(yè)生產過程中的廢糖、糖蜜和廢醋酸溶液等。其中甲醇的使用最普遍,且被證明是最合適的碳源。 對于常規(guī)的生物脫氮工藝,甲醇應直接投加在缺氧段,并通過缺氧段內的攪拌器與進水及混合液充分混合,需防止水流劇烈紊流導致甲醇從液相中揮發(fā)至空氣,也應防止因多余的氧氣存在造成部分甲醇被細菌好氧呼吸消耗。 如果污水廠采用四階段或五階段活性污泥工藝,在后續(xù)的缺氧段(第二缺氧段) 投加碳源可以獲得比內源呼吸更高的反硝化速率,能進一步去除硝酸鹽; 對于三級反硝化系統(tǒng),如反硝化濾池、反硝化好氧生物濾池等,則補充碳源對于系統(tǒng)的運行非常重要。因為反...
-
目 錄 第一章 污水處理廠運營方案 1.1污水處理廠試運行管理 1.2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 1.3污水處理運行管理的基本要求 1.4水質管理 1.5運行人員的職責與管理 第二章 污水處理廠技術經濟評價和運行管理 2.1技術經濟指標 2.2基本建設投資 2.3生產成本估算 2.4經濟評價方法 2.5運行記錄與報表 第三章 污水處理系統(tǒng)的運行管理 3.1預處理的運行管理 3.2初沉淀的運行管理 3.3生化池及二沉池的運行與管理 3.4消毒系統(tǒng)的運行與管理 3.5流量計量裝置的運行管理 第四章 活性污泥系統(tǒng)的運行管理 4.1運行調度 4.2異常問題對策 4.3污泥脫水機的運行管理 第五章 污水處理機械設備的運行管理與維護 5.1污水處理廠設備管理概述 5.2設備的完好標準和修理周期 5.3建立完善的設備檔案 5.4污水處理廠設備的運行管理與維護 第六章 污水處理電氣設備的運行管理與維護 6.1電氣設備的四種狀態(tài) 6.2高壓配電裝置的運行管理與維護 第七章 污水處理廠自...
-
從硅藻到水母,再到鯨和鯊魚,全球的海洋動植物每天都在重復著上浮和下沉的“晝夜垂直移動”。這種周期性的垂直移動規(guī)模巨大,能耗甚至能與全人類的總能耗相提并論,但背后的機制卻難以確定。 圖片來源:Pixabay 每天夜晚,暮色降臨之后,成群的海洋生物,從微小的浮游生物到大個頭的鯊魚,紛紛游出深海,整個晚上逗留在海面附近。他們在上層水域狂歡,進食,交配,黎明來臨之前再次撤回深海。 這種(海洋生物的)大規(guī)模遷移現(xiàn)象稱為“晝夜垂直移動”(diel vertical migration),通常認為是地球上最大的同步洄游。地球繞自身軸線自轉,一片片海洋忽而面向陽光,忽而背離陽光,全球海洋如此這般,連續(xù)變化。 垂直移動的規(guī)模巨大,全球影響也不可忽視。2020 年發(fā)表在《海洋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的一項研究顯示,單個硅藻(diatom)細胞進行 400 微米的垂直移動,所耗能量僅為 0.12 pJ(1 pJ = 10-15 J)。這看似微不足道,但放眼全球,海洋中硅藻的總數(shù)高達 4×1029 個——由此...